第九篇兽医寄生虫学

北京痤疮诚信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82557.html

第九篇兽医寄生虫学

考点1寄生虫是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动物。

考点2寄生虫类型: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

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称之为内寄生虫,如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绦虫、吸虫等;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之为外寄生虫,如寄生于皮肤表面的蜱、蛾、虱等。

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

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叫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称为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如多种绦虫和吸虫等。

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

长久性寄生虫指寄生虫的某一个生活阶段不能离开宿主体,否则难以存活的寄生虫,如蛔虫、绦虫。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指只在采食时才与宿主接触的寄生虫种类,如蚊子等。

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这种寄生虫称为专一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够寄生于多种宿主,这种寄生虫称为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考点3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考点4宿主的类型:

终末宿主

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有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寄生于猫的小肠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猪带绦虫的中绦期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中,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无性生殖阶段寄生于猪、羊等动物体内,所以猪、羊等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为补充宿主。

如双腔吸虫在中依次需要在蜗牛和蚂蚁体内发育,其补充宿主是蚂蚁。

贮藏宿主(转续宿主)

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

如鸡异刺线虫的虫卵被蚯蚴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鸡吞食含有异刺线虫的蚯蚓可感染异刺线虫,所以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保虫宿主

某些惯常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可寄生于其他一些宿主,但寄生不普遍多量,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种不惯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如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带虫宿主(带虫者)

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药物,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它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定的免疫力。

如牛的巴贝斯虫

传播媒介

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如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巴贝斯虫。

考点5寄生虫对宿主的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掠夺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继发感染。

考点6某种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考点7从寄生虫侵入宿主之日起,到引起宿主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那一段时间,习惯上称为潜伏期。

考点8从寄生虫感染宿主到从宿主体内排出下一代虫体或虫卵的最短时间称为潜在期。

考点9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在宿主体发育、繁殖和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其机制如下:

组织学隔离

1.免疫局限位点寄生虫,如寄生在小鼠脑部的弓首蛔虫的幼虫;寄生在胎儿中的弓形虫等。

2.细胞内寄生虫,如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龚地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巴贝斯虫等。

3.被宿主包囊膜包裹的寄生虫,如旋毛虫、囊尾蚴、棘球蚴

表面抗原的改变

1.抗原变异

2.分子模拟与伪装

3.表膜脱落与更新

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

(略)

可溶性抗原的产生

循环系统中或非寄生性组织中寄生虫可溶性抗原的存在,有利于寄生虫数量的增加。这一现象已在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弓形虫病、巴贝斯虫病、丝虫病和分体吸虫病中得到证实。

代谢抑制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史的潜在期能保持静息状态,此时寄生虫代谢水平降低,减少刺激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抗原的产生,降低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损伤。

考点10病原体检查是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无论是粪便中的虫卵,还是组织内不同阶段的虫体,只要能够发现其一,便可确诊。但也应注意在有些情况下动物体内发现寄生虫,并不一定就引起寄生虫病。

考点11虫卵漂浮法常用饱和盐水进行漂浮,主要用于检查线虫卵、绦虫卵及球虫卵囊等,以建立生前诊断。检查比重较大的虫卵,如棘头虫虫卵、猪肺丝虫虫卵及吸虫卵时,需用硫酸镁、硫代硫酸钠以及硫酸锌等饱和溶液。

考点12幼虫分离法又称为贝尔曼氏法。

考点13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媒介是较难控制的,可以利用它们的习性,设法回避或加以控制。如羊莫尼茨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蠘。地蛾畏强光,怕干燥,潮湿和草高而密的地带数量多,黎明和日暮时活跃。据此可采取回避措施,以减少绦虫的感染。

考点14驱虫药的选择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

考点1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序号

知识点

口诀

1

弓形虫病

★感染弓形虫病的动物,主要导致流产、弱胎、死胎等繁殖障碍;弓形虫感染人不仅会引起生殖障碍,还可引起脑炎和眼炎。

★弓形虫对人和动物致病及与传播有关的三个发育期分别为滋养体、包囊和卵囊:

滋养体:呈香蕉形或半月形。经姬氏或瑞氏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

包囊: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囊壁为富有弹性、坚籾,内含数个至数千个虫体,亦称缓殖子。

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新鲜卵囊未孢子化,孢子化卵囊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新月形子孢子。见于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等终末宿主的粪便中。

★弓形虫的全部需要两个宿主,猫及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他脊椎动物和人均为中间宿主。本病主要危害中间宿主。

★怀孕动物和人体内的弓形虫可以通过胎盘将其体内虫体传给胎儿。

★对猪和羊的危害最大,病猪突然废食,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或腹泻,呕吐,呼吸困难,咳嗽,肌肉强直,体表淋巴结肿大,耳部和腹下有瘀血斑或较大面积发绀。孕猪发生流产或死产。

★成年羊多呈隐性感染,临床表现以妊娠羊流产为主。在流产组织内可见有弓形虫速殖子。

★磺胺甲氧吡嗪+甲氧苄胺嘧啶。

★★★★记忆口诀:弓形虫,人畜病,流产废食香蕉形。

2

利什曼原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寄生于犬的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

★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绿层溃疡,一般能够自愈;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更为常见,开始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死后剖检可见脾和淋巴结肿胀。

★可用锑制剂。但由于利什曼病为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现新病犬,以扑杀为宜。

★★★★记忆口诀:利什曼,白蛉传,特殊眼睛黑热犬。

3

日本分体吸虫病

★日本分体吸虫病也称血吸虫病。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寄生时呈雌雄合抱状态。虫体呈长圆柱状,外观线状。体表有细棘。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雌虫常位于雄虫的抱雌沟内,成对寄生。

★日本分体吸虫生活需要的中间宿主在我国为湖北钉螺。日本分体吸虫病的流行与湖北钉螺的分布相一致。

★人、畜和野生动物等终末宿主均为传染源。

★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终末宿主,在饮水或吃草时吞食尾蚴可经口腔黏膜感染。孕妇或怀孕的母畜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牛感染时,表现食量减少、精神萎靡、行动迟缓,体温升高,呈不规则间歇热,继而消化不良,腹泻或便血,消瘦,发育迟缓,贫血。胎儿期感染日本分体吸虫的犊牛,多于出生后不久死亡。其中存活的犊牛,生长发育障碍,成为“侏儒牛”。母牛感染可导致不孕或发生流产。

★人感染日本分体吸虫后,晚期临床上常见肝脾肿大、腹水等。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病变主要出现于肠道、肝脏、脾脏等脏器。

★用于日本分体吸虫病诊断的免疫学方法,常用的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原学检查:粪便检查法,主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或毛蚴即可确诊。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药物为吡喹酮。

★药物灭螺和环境改造灭螺是控制日本分体血吸虫。

★★★★记忆口诀:日本血吸南方牛,

虫卵结节抱雌沟。

丁伟钻皮毛蚴法,

肠门静脉吡杀它。

4

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机体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

★猪囊尾蚴检查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幼虫——猪囊尾蚴,俗称猪囊虫。成熟的猪囊虫,外形椭圆,约黄豆大,为半透明的包囊,囊壁是一层薄膜,膜内可见一粟粒大的乳白色结节。

★成虫——猪带绦虫,长2.5?8m,头节为圆球形。

★虫卵:圆形或椭圆形,浅褐色,内含六钩蚴。

★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节不断脱落并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和饮水。猪或人吃了孕卵节片或节片破裂后逸出的虫卵,六钩蚴逸出,钻入肠壁,经血液或淋巴液流动到全身,主要在横纹肌和心肌中经约10周时间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某些器官严重感染时因机械压迫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寄生在肺和喉头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寄生在舌部,采食困难。寄生于心肌中,因心肌无力,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若寄生于脑中时,则出现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

★可用药物:吡喹酮、丙硫咪唑:

★★★★记忆口诀:猪囊尾蚴米猪肉,横纹心肌椭黄豆。

5

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细粒棘球蚴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虫体,包囊状构造,一般近球形,直径为5?10cm。棘球蚴的囊壁内胚层分化后形成一个小囊。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绵羊、山羊、牛、猪等都是较敏感的中间宿主,其中绵羊最为易感。多寄生于肝和肺。犬和犬科的多种动物都是其终末宿主,寄生于小肠。

★棘球蚴对人和动物的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棘球蚴的大小、寄生的部位及数量。棘球蚴多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其次为肺脏。

★对动物尸体剖检时,在肝、肺等处发现棘球蚴可以确诊。可用X线和超声波诊断本病。

★犬棘球绦虫病可通过粪便检查,检出孕节及虫卵即可做出诊断。

★绵羊棘球蚴病可用丙硫咪唑、吡喹酮。

★★★★记忆口诀:囊有小囊棘球蚴,必寄肝肺绵阳愁。

6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肉品卫生检验项目之一。

★成虫细小,呈线形,白色,肉眼几乎难以辨认,胎生。

★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宿主先为终末宿主,后变为中间宿主。宿主因摄食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肌肉而受感染。包囊在宿主胃内释出幼虫,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性成熟旋毛虫成虫。雌雄虫交配后开始产幼虫,幼虫随血流被带至全身各处,但只有进入横纹肌纤维内的才能进一步发育。充分发育了的幼虫,通常有2.5个盘转。包囊呈梭形。

★猪、犬、猫、鼠是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猪是人类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由于吞食了鼠。

★旋毛虫对猪和其他动物的致病力轻微,往往不显症状。生前诊断困难,以肌肉检查发现幼虫为主要诊断手段。取可疑肌肉,自肉上剪取麦粒大小的肉样24粒,置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包囊幼虫即可确诊。动物常取膈肌,人可通过肌肉穿刺采集肉样。

★免疫学诊断主要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该类方法通常作为虫体检查的辅助手段。

★人的旋毛虫病药物较多,主要的抗虫药物有阿苯达唑(丙硫咪唑)。

★开展灭鼠工作,防止猪、犬等动物吃到鼠尸。

★★★★记忆口诀:幼虫肌,成虫肠,梭形包囊肌中藏,先末后中咪唑亡。

考点16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序号

知识点

口诀

1

伊氏锥虫病

★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牛、水牛、骆驼的血液、淋巴液以及造血器官中引起的常见病,亦称苏拉病。

★单形型虫体,细长柳叶形,细胞核位于虫体中部。伊氏锥虫以纵分裂法进行繁殖,由虻及吸血蝇类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对马属动物和犬的易感性最强。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7?9月为多发季节。

★锥虫在血液中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宿主亦产生溶解锥虫的抗体,使锥虫溶解死亡,释放出毒素。

★马属动物潜伏期4?7d,体温升高到40℃以上,稽留数日,体温回复到正常,经短时间间歇后再度升高,如此反复。病马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眼结膜初充血,后变为黄染、苍白,且在结膜、瞬膜上可见有米粒大到黄豆大的出血斑,后期多见腋下、胸前水肿。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数急剧下降,有时血片中可见锥虫。

★在血液中查出虫体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应反复多次采血检查。

★动物接种试验采病畜血液,接种于小鼠的腹腔。隔2?3d后,逐日采尾尖血液,进行虫体检查。如病畜感染有伊氏锥虫,则在半个月内查到虫体。此法检出率高。

常用的药物有萘磺苯酰脲、喹嘧胺、三氮脒。

★★★★记忆口诀:伊氏马属血蝇虻,

瞬膜出血苏拉病,

喹嘧胺,得安宁。

2

新孢子虫病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是引起孕畜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运动神经障碍,对牛的危害尤为严重,是牛流产的主要原因。

★速殖子、组织包囊和卵囊是新孢子虫生活史中三个重要阶段的虫体形态。

★卵囊在犬科动物的肠道中形成,随獎便排出体外。卵囊近圆形,新鲜卵囊未孢子化,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育为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内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

★速殖子主要存在于急性病例的胎盘、流产胎儿的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中,也可寄生于胎儿的肝脏、肾脏等部位。

★包囊也叫组织囊,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圆形或椭圆形,内含大量缓殖子。

★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

★犬和狐狸是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其他多种动物如牛、绵羊、山羊、马、鹿、猪、兔及犬等均是其中间宿主。

★新孢子虫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对牛和犬的危害尤其严重,主要造成孕牛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牛流产是唯一能观察到的成年牛新孢子虫病临床症状。

★流产胎牛的主要病变是各器官组织的出血、细胞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肝脏的病变为主。心脏和骨骼肌可出现灰白色病灶,脑组织中有灰色到黑色的小范围坏死病灶和水肿。胎儿易发生自溶和木乃伊化。有些先天感染的犊牛虽然出生时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依然可出现明显的脑脊髓炎病变。

★犬作为中间宿主时,病变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中,同时伴有坏死性非化脓性脑炎以及心肌炎和心肌变性等病理变化。

★★★★记忆口诀:弓猫新犬肉很全(弓形虫,猫;新孢子虫,犬;肉孢子虫,都有。)

3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能引起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呼吸道症状,已发现人畜体内有小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小鼠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等多个虫种,已被确认的隐孢子虫达15种。

★隐孢子虫的子孢子和裂殖子均呈香蕉形。

★卵囊有两种类型,薄壁卵囊在体内破裂释放子孢子,导致宿主自身感染;厚壁卵囊排出体外成为其他动物和人的感染来源。

★传染来源是患病动物和向外界排卵囊的动物或人。宿主经口感染卵嚢,一般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

★隐孢子虫不具有很明显的宿主特异性。

★水源污染是造成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

★犊牛和羔羊等幼龄动物的腹湾是主要临床症状,未断奶犊牛隐孢子虫病腹泻伴随昏睡、食欲不振、发热、脱水、体况差等。

★禽隐孢子虫可表现呼吸道、肠道和肾脏的病理变化。呼吸道肉眼病变可见气管、鼻窦和鼻腔有过量黏液,气囊有分泌物。

★卵囊检查从患者粪便、呕吐物或痰液中查找卵囊。采用粪便(或呼吸道排出的黏液)集卵法,用饱和蔗糖液法漂浮或甲醛—醋酸乙酿沉淀法收集粪便中的卵囊,油镜下检查。隐孢子虫卵囊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往往呈玫瑰红色。

★刮取死亡病例的消化道(禽法氏嚢和泄殖腔)或呼吸道黏膜,做成涂片,用姬姆萨氏液染色,虫体的胞浆呈蓝色,内含数个致密的红色颗粒。最佳的染色方法是齐-尼氏染色法,在绿色的背景上可观察到多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虫体。

★卵囊在恶劣的环境中散播并存活较长时间。常规的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除去或杀死所有卵囊。

★动物隐抱子虫病的控制,粪便的有效处理和环境卫生控制等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记忆口诀:小鼠在胃小隐肠,贝氏法囊火鸡肠。

★★★★记忆口诀:唐寅。提到蔗糖就要想到隐孢子虫。

4

肉孢子虫病

★各种肉孢子虫均为异宿主寄生,终末宿主是犬、狐和狼等肉食动物,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内;中间宿主是草食动物、禽类、啮齿类和爬行类等,寄生于中间宿主的肌肉内。人可作为某些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

★肉孢子虫位于中间宿主的肌肉组织内,包囊的纵轴与肌肉纤维平行,多呈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色灰白至乳白。成熟包囊含有许多肾形或香蕉形的慢殖子。

★终末宿主体内的形态在终末宿主体内进行球虫型发育,在肠上皮细胞可见大配子、小配子、合子、卵囊等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

★肉孢子虫生活史过程中均需2个宿主参与才能完成,发育中必须更换宿主。终末宿主吞食了中间宿主体内的包囊,囊壁被胃内蛋白水解酶消化,释放出慢殖子。

★在肉检过程中肉眼可见肌肉中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线状与肌纤维平行的包囊,若压破包囊在显微镜下观察,则可见大量香蕉形慢殖子。

★目前应用血清学方法可以诊断肉孢子虫病。已经应用的方法包括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以及免疫组化等,一般以包囊或慢殖子为诊断抗原,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动物死后,根据病理变化即可确诊。主要是检查肌肉中肉孢子虫的包囊。

★当人或动物作为终末宿主时,通过检查粪便可以做出诊断。即检出粪便中的卵囊或孢子囊。

★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动物和人肉孢子虫病的关键措施。

5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等肝脏胆囊及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可导致肝脏肿大并导致其他肝病变。

★虫体扁平呈叶状,前端稍尖,后端较钝,体表平滑,口吸盘大于腹吸盘。两条盲肠直达虫体后端。两个分支的睾丸,前后排列在虫体的后1/3。

★虫卵甚小,形似电灯泡,上端有卵盖,后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

★华支睾吸虫的发育过程,需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多种淡水鱼和虾。

★成虫寄生在人、犬、猫和猪等的胆管内,所产虫卵随粪便排出,为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即钻入其肌肉内,形成囊蚴。人、犬、猫和猪等由于吞吃含有囊蚴的未煮熟的生鱼虾而遭到感染。

★虫体寄生于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因机械性刺激,引起胆管和胆囊发炎,管壁增厚。

★病原检查主要为粪便检查虫卵,以离心法检出率最高。

★主要药物有吡喹酮、丙硫咪唑。

★★★★记忆口诀:胆管胆囊华支睾,螺鱼囊蚴卵灯泡。

6

类圆线虫病

★类圆线虫病又称杆虫病,是类圆属的线虫寄生于宿主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可从患畜传染给人。

★寄生性雌虫虫体细小,呈乳白色,毛发状,口腔小,有两片唇,食道简单。

★虫卵卵圆形,透明,内含折刀样幼虫。

★皮肤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主要侵害仔猪,1月龄左右的仔猪感染最严重,幼虫侵入皮肤处可引起局部红斑、丘疹、浮肿及痒感;幼虫移行至肺部引起咳嗽;虫体在肠道寄生时可表现为腹泻、腹痛。

★对具有可疑症状的动物,可检查刚排出的粪便,发现虫卵,即可确诊。也可用粪便培养法检查幼虫。

★噻苯唑为首选药物,也可用丙硫咪唑和左咪唑等。

★★★★记忆口诀:类圆有折刀,丘疹腹泻到。

7

毛尾线虫病

★毛尾线虫病是由毛尾属的线虫寄生于家畜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虫体呈乳白色,一端细,一端粗,整个外形像鞭子。

★毛尾线虫虫卵呈棕黄色,腰鼓形,卵壳厚,两端有塞。

★由于毛尾线虫卵壳厚,抵抗力强,感染性虫卵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

★轻度感染时,有间歇性腹泻,轻度贫血,因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腹泻;死前数日,排水样血色便,并有黏液。

★病变局限于盲肠和结肠。广泛地引起盲肠和结肠的慢性卡他性炎症。有时有出血性肠炎,通常是瘀斑性出血。

★由于虫卵形态有特征性,易于辨识。用粪便检查法发现大量虫卵或剖检时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用左咪唑、苯硫咪唑等药驱虫。

★★★★记忆口诀:

毛尾盲肠腰鼓鞭,腹泻贫血查粪便。

8

疥螨病

★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

★成虫身体呈圆形,有肢4对,两对伸向前方,两对伸向后方,向后的两对短小,不超过体缘。

★可以感染常见各种动物,寄生于宿主表皮下。

★疥螨病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污染虫体的畜舍和用具而间接传播。

★根据症状,在健康与病变皮肤交界处采集病料,显微镜下检查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采集病料时应刮至稍微出血。

1.口服或注射药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类药物;

2.药浴药物可用溴氰菊酯、二嗪农等。

★★★★记忆口诀:

疥螨表皮痒螨表,

疥螨两足看不到。

阿维菌素消灭掉。

9

痒螨病

★痒螨对绵羊的危害性特别严重。

★痒螨特点:长圆形,肉眼可见。第1和第2对足伸向侧前方,第3和第4对足伸向侧后方,均露出于体缘外侧。

★水牛痒螨病发生时,体表形成很薄的“油漆起曝”状的痂皮。

★根据症状和在患部刮取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10

蜱病

★蜱是寄生于畜禽体表的一类吸血性寄生虫。有硬蜱和软蜱两类。

★软蜱与硬蜱的区别是:软蜱体背面无盾板,呈弹性的革状外皮;成虫假头隐于虫体前端腹面。

★软蜱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经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

★软蜱生活在畜禽舍的缝隙、洞穴等处,只在吸血时才到宿主身上,吸完血后就落下来。

★硬蜱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数是在温暖季节活动。

★在动物身体上发现硬蜱或软蜱即可确诊。

★常用杀蜱药物:

1.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乳油

3.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二嗪农、巴胺磷

考点17猪的寄生虫病

1

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是由猪的艾美耳球虫和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仔猪,以7?21日龄多见,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

★病猪和带虫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该病通过消化道传播。

★发病仔猪主要症状是腹泻。仔猪球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急性肠炎,局限于空肠和回肠。特征性病变是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松弛地附着在充血的黏膜上。

★当临床上7?14日龄仔猪腹泻,用抗生素无效时可怀疑本病。但确诊要在粪便中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找到卵囊,或利用空肠或回肠的涂片或压片染色查出内生性发育阶段的虫体。

★治疗:百球清。

猪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寄生于猪和人的十二指肠引起的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布氏姜片吸虫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虫体肥厚呈长卵圆形,像一个斜切的厚姜片,故称姜片吸虫。虫卵较大,卵壳薄而均匀,淡黄色,长椭圆形或卵圆形。

★猪采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虫体在猪的十二指肠渐发育为成虫。

★中间宿主为扁卷螺。

★姜片吸虫多侵害仔猪,少量寄生时无症状,但生长、发育受阻。大量寄生时,猪常出现腹痛,下痢,食欲减退和呕吐,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

★确诊时应采集新鲜粪便用水洗沉淀法查虫卵,如发现虫卵,或剖检时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人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不用池塘水喂猪,也不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治疗: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敌百虫。

★★★★记忆口诀:十二指肠姜片虫,扁卷囊蚴因水菱,沉淀查卵吡喹酮。

3

猪消化道线虫病

★猪消化道线虫病以猪蛔虫和食道口线虫引起的危害最为严重。

(1)猪蛔虫是大型虫体。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圆柱状,两端稍细,尾端弯曲呈钩状。虫卵具特征性,呈黄色椭圆形。猪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参与。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雌虫产卵后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3?5周发育到感染性虫卵(内含第二期幼虫)。

(2)猪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结肠。由于食道口线虫幼虫可钻入宿主肠黏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病变,故又称结节虫病。

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猪的大肠,成虫产卵后随粪便排出。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第三期幼虫)。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幼虫移行过程中会造成宿主肝肺等组织损伤,引起肝出血、肺炎,在肝脏表面往往会形成云雾状的乳斑。幼虫在肺脏时仔猪出现咳嗽、体温升高、气喘等症状。成虫期往往导致猪营养不良,严重时成为僵猪。

★粪便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

★猪蛔虫和食道口线虫均属于土源性寄生虫,因此环境卫生最为重要。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记忆口诀:食道结肠结节变,左旋咪唑是首选。

4

猪肾虫病

★猪肾虫病是由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和输尿管壁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有齿冠尾线虫俗称猪肾虫,虫体粗壮,形似火柴杆。新鲜时虫体呈灰褐色,体壁比较透明,隐约可见内部器官。虫卵随猪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以经口和皮肤两种途径感染。

★猪患病初期表现为皮肤炎症,有丘疹和红色小结节,体表局部淋巴结肿大之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逐渐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出现后肢无力,跛行,走路时后躯左右摇摆。尿液内常有白色黏稠的絮状物或脓液,有时可继发后躯麻搏或后躯僵硬。

★当怀疑肾虫病时,可采集晨尿,静置后镜检沉淀,发现虫卵;或剖检患猪发现虫体时,即可确诊。

★治疗:左咪唑、阿苯达唑、氟苯咪唑等药驱虫。

★★★★记忆口诀:猪肾冠尾絮状尿,

口皮感染火柴扰。

5

猪棘头虫病

★猪棘头虫病是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以空肠为最多。

★蛭形巨吻棘头虫虫体大,呈长圆柱形,乳白色或淡红色,前部较粗,向后逐渐变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头端有一个可伸缩的吻突,吻突上有5?6列强大向后弯曲的小钩。

★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雌虫所产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散布到外界环境中。被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或其他甲虫的幼虫吞食后,棘头蚴在中间宿主内发育为棘头体。

★10月龄以上猪受害严重,病猪食欲减退,出现刨地、互相对咬或匍匐爬行,不断哼哼等腹痛症状,下痢,粪便带血。

★虫卵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水洗沉淀法检查。剖检在小肠壁发现成虫即可确诊。

★防治:消灭中间宿主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可以在猪场以外的适宜地点设置诱虫灯,捕杀金龟子等。可选用左咪唑和丙硫咪唑治疗。

★★★★记忆口诀:巨棘寄小肠,腹痛金龟忙。

考点18牛羊的寄生虫病

1

巴贝斯虫病

★巴贝斯虫病由巴贝斯科的梨形虫引起,寄生于宿主的红细胞内。

(1)双芽巴贝斯虫,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典型形态是成双的梨籽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锐角。

(2)牛巴贝斯虫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多形性,典型形态为成双的梨好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钝角。

(3)卵形巴贝斯虫大型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多形性,典型虫体中央往往不着色,形成空泡,位于红细胞中央,两个尖端成锐角相连或不相连。

★巴贝斯虫病皆通过硬蜱媒介进行传播。当蜱在患牛体上吸血时,把含有虫体的红细胞吸入体内,虫体在蜱体内发育繁殖一段时间后,经蜱卵传递或经期间(变态过程)传递,将虫体延续到蜱的下一个世代或下一个发育阶段,再叮咬易感动物时,造成感染。

★牛患巴贝斯虫病时,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和黄染。最明显的症状是出现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棕红色乃至黑红色。红细胞数减少。观察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常用的特效药有以下几种:三氮脒、咪唑苯脲、台盼蓝、吖啶黄、硫酸唾琳脲。

★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消灭动物体及周围环境中的蜱。

★★★★记忆口诀:双芽大锐角,

牛顿小钝角,

卵形大空泡,

贝斯蜱传血红尿。

2

牛、羊泰勒虫病

★牛、羊泰勒虫病系由泰勒虫属虫体寄生于牛羊红细胞和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引起。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的虫体称为“石榴体”。

★该病的传播媒介为硬蜱。

★★★★记忆口诀:泰勒淋巴石榴体,真胃溃疡三氮脒。

贫血黄疸三氮脒。

牛泰勒虫病

★我国牛泰勒虫病主要由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引起的。

★环形泰勒虫典型虫体为环形,呈戒指状。

★瑟氏泰勒虫病在我国的传播者主要是长角血蜱。

★环形泰勒虫病可作淋巴结穿刺检查石榴体;瑟氏泰勒虫病淋巴结穿刺较难检出石榴体。

★防治:三氮脒

★预防关键在于灭蜱,在环形泰勒虫流行地区还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羊泰勒虫病

★山羊泰勒虫形态与牛环形泰勒虫相似,有环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圆形虫体最多见。

★我国羊泰勒虫病的传播者为青海血蜱。已证实该病不能经卵传递。

★病理剖检特点为尸体消瘦,血液稀薄,皮下脂肪胶冻样,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胀,以肩前、肠系膜、肝、肺等处较显著,肝脾肿大。肾呈黄褐色,表面有结节和小点出血。

★防治:可用三氮脒、咪唑苯脲或磷酸喹啉脲。预防首先要做好灭蜱工作。

3

牛、羊球虫病

牛球虫病

★牛球虫病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多发生于犊牛。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贫血、消瘦及血痢。

★该病虫主要寄生于牛的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内。其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常见且致病力最强。

★本病多发于温暖多雨的放牧季节,特别是在潮湿、多沼泽的牧场上时最易发病,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和存活。

★生前诊断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卵囊;死后剖检可作寄生部位肠黏膜抹片,观察裂殖子(香蕉形)和卵囊。单纯根据粪便中有无卵囊作出诊断,常会造成误诊,因为在粪便中找到少量卵囊,并不表示该牛发生了球虫病。

★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病多发于出生后数日内的犊牛。而球虫病则多发生于1月龄以上的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病变特征之一是脾脏肿大,而球虫病不直接侵害脾脏。慢性型球虫病还应与副结核病相鉴别:副结核病病程长,体温不升高,粪内间或有血丝,但无球虫卵囊。牛的某些寄生线虫病,如牛新蛔虫病、乳突类圆线虫病和毛圆线虫病也能引起犊牛腹泻,但这几种线虫病都可在粪便中检查到特征性线虫卵。

★防治:磺胺类药物、氨丙琳、莫能霉素

羊球虫病

★该病虫寄生于绵羊或山羊的肠道中。其中阿氏艾美耳球虫对绵羊致病力最强,雅氏艾美耳球虫对山羊致病力最强。

★★★★记忆口诀:亚历山大

★阿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有卵膜孔和极帽。

雅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卵囊壁光滑两层,外层无色或稍呈淡黄色。无卵膜孔,也无极帽,无内外残体。

★成年羊一般都是带虫者,羊羔极易感染而且发病严重,时有死亡。1岁以内的羔羊症状最为明显。

★病理剖检可见小肠黏膜上有淡黄白色、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粟粒或绿豆大,常常成簇分布。

★因为带虫现象在羊群中极为普遍,所以单凭粪检发现球虫卵囊而进行诊断是不可靠的。

★防治:氨丙啉、磺胺二甲基嘧啶

4

牛胎儿毛滴虫病

★牛胎儿毛滴虫病是由胎儿三毛滴虫寄生于牛生殖道引起的疾病。

★虫体呈纺锤形或梨形,虫体主要寄生于母牛的阴道、子宫及公牛的包皮鞘内,母牛怀孕后寄生于胎儿的第4胃内及胎盘和胎液中。感染多发生于配种季节,通过交配传播。

★公牛感染后可引起包皮炎症,黏膜上可出现粟粒大的结节,母牛感染后发生阴道炎、子宫颈炎阴道黏膜出现小丘疹,后变为粟粒大的结节。

★凡畜群繁殖异常,早期流产,母畜常需多次发情交配才能受孕,常见阴道分泌物增加,子宫蓄脓等情况呈现时,应怀疑为本病,此时应查找虫体进行确诊。

★防治:虫体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可用0.2%碘液、8%鱼石脂甘油溶液、0.1%黄色素、1%三氮脒药液冲洗患畜的生殖道,在30min内,可使牛胎儿三毛滴虫死亡。

★牛胎儿三毛滴虫病在我国已基本控制,因此,发现新病例时应淘汰病畜。

★★★★记忆口诀:毛滴生殖器,胎儿4胃寄。

5

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在我国有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两种。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

★肝片形吸虫呈扁平片状,灰红褐色,雄性生殖器官的两个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中后部,呈树枝状。雌性生殖器官的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一侧,呈鹿角状。

★家畜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囊蚴即可被感染,幼虫从囊内出来后到寄生部位,经2?4个月发育为成虫。

★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在我国内蒙古地区主要为土蜗螺。

★幼虫从囊蚴包囊中出来后在向肝胆管移行过程中,可机械性地损伤和破坏宿主肠壁、肝包膜、肝实质和微血管,导致急性肝炎、腹腔炎和内出血,这是动物患本病时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虫体进入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可引起慢性胆管炎、肝硬化和贫血。

★绵羊对片形吸虫最敏感。

★虫卵检查可用沉淀法和锦纶筛集卵法。

★防治:三氯苯唑、阿苯达唑、溴粉磷。

★★★★记忆口诀:片型吸虫肝胆管,土蜗绵羊口感染,三氯苯唑是首选。

★★★★记忆口诀:岐腔吸虫胆管囊,蜗牛蚂蚁来帮忙。

★★★★记忆口诀:东毕吸虫呈C型,雌雄合抱门脉中,椎实螺,皮肤叮,毛蚴孵化吡喹酮。

歧腔吸虫病

★歧腔吸虫病是由矛形歧腔吸虫或中华歧腔吸虫引起。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胆管和胆囊中。

★矛形歧腔吸虫狭长呈矛形,两个睾丸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盘的后方。虫卵似卵圆形,黄褐色,具卵盖。

★中华歧腔吸虫与矛形歧腔吸虫最主要的区别是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歧腔吸虫在其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陆地螺(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诊断可用沉淀法从粪便中检出虫卵或死后剖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阿苯达唑、吡喹酮

东毕吸虫病

★成虫寄生于牛羊及其他哺乳动物门脉血管系统中。

★东毕吸虫线状,呈C形弯曲,雌雄异体,但雌雄经常呈抱合状态。

★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

★尾蚴自螺体逸出,迸人水中,易感动物在有水的地方吃草或饮水时经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无每年5?10月,

★症状:尾蚴的侵袭及其在体内的移行,会引起一系列的组织损伤、炎症和出血。当门静脉循环受到机械性阻碍时会发生腹水;肝细胞的损伤会导致肝硬化。患畜表现腹泻,贫血,消瘦虫体大量寄生时,则可引起急性死亡。

★诊断:采用毛蚴孵化法作出诊断。

★治疗:硝硫氰胺、吡喹酮

6

牛、羊消化道绦虫病

★牛、羊绦虫病由数种绦虫寄生于小肠中引起,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

★莫尼茨绦虫卵内有灯泡样的梨形器,内含六钩蚴。

★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为甲螨。

★反刍兽吃草时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甲蠛而感染。

★虫体大且生长快,可夺取大量营养,导致动物发育不良;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肠堵塞、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精神不振,离群,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进而加剧为衰弱,贫血,有的有神经症状,可能导致死亡。

★清理牛舍时,注意查看新鲜粪便,可能找到活动性的孕卵节片,将其夹在两块载玻片间压薄,根据虫体的构造便可诊断。还可采用漂浮法或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进行确诊。

★防治:吡喹酮、阿苯达唑、氯硝柳胺、甲苯咪唑

★★★★记忆口诀:展三贝四梨形六,地螨传播羔羊愁.

★★★★记忆口诀:背带

7

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牛羊脑及脊髄中所引起的疾病。

★牛、羊感染后2?7个月,由于虫体生长对脑髓的压迫而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即表现为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其症状取决于虫体的寄生部位。寄生于大脑正前部时,头下垂,向前直线运动或常把头抵在障碍物上呆立不动;寄生于大脑半球时,常向患侧做转圈运动,因此又称回旋病,多数病例对侧视力减弱或全部消失;寄生于大脑后部时,头高举,后退,可能倒地不起,颈部肌肉强直性痉挛或角弓反张;寄生于小脑时,表现知觉过敏,容易惊恐,行走急促或步样蹒跚,平衡失调,痉挛;寄生于腰部脊髓时,引起渐进性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严重病例最后因贫血、高度消瘦或重要的神经中枢受损害而死亡。

★防治:对脑表层寄生的囊体,可施行手术摘除,在脑深部寄生者则难以去除,可试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口服或注射。

8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

牛蛔虫病

★牛蛔虫病是由牛弓首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内,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虫卵近于球形,胚胎为单细胞期,壳厚,外层呈蜂窝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5个月以内的犊牛。

★犊牛出生两周后为受害最严重时期,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可以损伤小肠黏膜,引起黏膜出血和溃疡,并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肠炎。

★犊牛有腹泻、排大量黏液并具有特殊恶臭、咳嗽、消瘦及生长发育停滞等现象时,均可作为疑似蛔虫病的依据,进一步确诊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

★防治:左旋咪唑、阿苯达挫、阿维菌素。预防应对15?30日龄的犊牛进行驱虫。

★★★★记忆口诀:牛犊出胎吃奶忙,腹泻血便肝肺伤。

毛圆科线虫病

★毛圆科线虫病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宿主的真胃。交合伞的背叶偏于一侧,背肋呈“人”字形。雌虫肠管呈红色(吸血所致),生殖器官呈白色,两者相互捻转,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

★捻转血矛线虫矛状刺可刺破宿主胃黏膜,并分泌抗凝血酶,吸血夺取营养,重度感染易导致严重贫血。大量寄生可使胃黏膜广泛损伤,发生溃疡。

★急性型多见于羔羊,高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短期内引起大批死亡。亚急性型表现为黏膜苍白,下颌间、下腹部及四肢水肿,下痢、便秘相交替。慢性型病程长,宿主表现为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

★毛圆科各属线虫的生前诊断可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

★治疗: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甲苯咪唑。

★★★★记忆口诀:捻转真胃人背肋

食道口线虫病

★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牛羊的大肠,主要是结肠。某些食道口线虫幼虫可钻入宿主肠黏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病变,故又称结节虫病。

★★★★记忆口诀:食道结肠结节变,左旋咪唑是首选。(和猪的是一模一样的)

仰口线虫病

★牛、羊仰口线虫病也叫钩虫病,成虫寄生于牛、羊小肠。

★该病虫特点是头部向背侧弯曲(仰口)。口囊大呈漏斗状,经皮肤感染为主要途径。

★症状:虫体吸血导致宿主贫血,且吸血过程中频繁移位,造成宿主肠黏膜多处出血;还可分泌毒素,导致寄生部位损伤、炎症、溃疡。经皮肤感染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组织损伤、肺出血等。成畜表现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发黑,有时带有血液,渐进性贫血、消瘦。幼畜还可能有神经症状,发育受阻。

★治疗: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甲苯咪唑

★★★★记忆口诀:仰口口大小肠钩

9

牛、羊肺线虫病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线虫寄生于牛、羊的肺部所引起。

★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羊。虫体乳白色,丝线状,较长。头端有4片小唇,口囊浅。寄生于宿主的气管和支气管内。交合刺两根,为多孔性结构,棕黄色或黄褐色。导刺带色稍淡,也呈泡孔状构造。虫卵内含幼虫。不同种网尾线虫主要是根据交合伞中后侧肋的合并与分支情况进行区分。丝状网尾线虫交合伞中后侧肋仅在末端分开;胎生网尾线虫中后侧肋则完全融合。

★小型肺线虫,主要寄生于羊。

★大型肺线虫发育不需中间宿主。

★小型肺线虫发育需要中间宿主。

★病畜病初表现咳嗽,尤以夜间和清晨出圈时明显。

★根据临床症状(咳嗽)和发病季节(春季),可疑为肺线虫病。进一步确诊,需检查粪便中的虫卵或幼虫。

★治疗:氯乙酰肼、阿苯达唑、乙胺嗪、伊维菌素

★★★★记忆口诀:死羊太牛肺咳嗽。

10

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由纹皮蝇幼虫和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

★两种皮绳生活史基本相似,属于完全变态,整个须经卵、幼虫、蛹和成绳4个阶段。成蝇一般多在夏季晴朗无风的白天侵袭牛只。纹皮蝇在牛的后肢球节附近和前胸及前腿部产卵。牛皮蝇在牛的四肢上部、腹部、乳房和体侧产卵。卵孵出第1期幼虫,幼虫由宿主皮肤毛囊钻入皮下。幼虫初钻入牛皮肤,引起牛皮肤痛痒,精神不安。在牛体内移行时造成移行部位组织损伤。患畜表现消瘦,生长缓慢,肉质降低,泌乳量下降。

★牛背部皮肤被幼虫寄生以后,留有瘢痕和小孔,影响皮革价值。

★幼虫出现于牛背部皮下时易断,可触诊到隆起,上有小孔,内含幼虫,用力挤压,可挤出虫体,即可确诊。

★皮蝇蛆病的化学多用有机磷杀虫药和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类药物。

治疗: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倍硫磷、皮蝇磷、敌百虫。

蝇毒磷该药是有机磷杀虫药中唯一可用于泌乳奶牛的杀虫剂。

★在牛皮蝇蛆病流行地区,每逢皮蝇活动季节,可用1%?2%敌百虫对牛体进行喷洒,每隔10d喷洒一次,但产奶牛不得使用本品,肉牛宰前7d停药。或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喷洒,可杀死产卵的雌蝇或由卵孵出的幼虫。

★★★★记忆口诀:一进二移三出

11

羊狂蝇蛆病

★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主要危害绵羊。

★羊狂蝇属于完全变态,经幼虫、蛹和成虫3个阶段。

★当狂蝇幼虫在鼻腔或腔窦内固着或移行时,以口前钩和体节的小刺机械性地剌激损伤鼻黏膜,引起黏膜肿胀、发炎和出血;患羊流脓性鼻涕,打喷嚏,鼻孔堵塞,呼吸困难,体质消瘦,甚至死亡。个别第1期幼虫可进入颅腔或因鼻窦发炎而累及脑膜,此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即所谓“假旋回症”,患羊表现运动失调,做旋转运动。

★防治:阿维菌素、敌百虫、氯氰碘柳胺。

防治羊狂蝇蛆病,应以消灭鼻腔内的第1期幼虫为主要措施。

★★★★记忆口诀:羊狂蝇蛆在鼻窦,假旋回症绵阳愁。

考点19马的寄生虫病

1

马巴贝斯虫病

★马巴贝斯虫病临床呈现高热、贫血、黄疸、出血和呼吸困难等重剧症状。

★驽巴贝斯虫为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其形状为梨子形(单个或双个)、椭圆形、环形。典型的虫体为成对的梨子形虫体,以其尖端呈锐角相连。每个虫体内有两团染色质团块。在一个红细胞内一般只有1?2个虫体,偶见3?4个。

★马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其形状为呈圆形、椭圆形、单梨子形、钉子形、逗点形、短杆形、圆点形等,圆形和椭圆形虫体多见。典型的虫体为4个梨子形虫体以其尖端呈十字形相连。每个虫体内只有一团染色质团块。

★寄生于马体内的巴贝斯虫由蜱进行传播。

★侵入马红细胞的巴贝斯虫以二分裂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本病通过硬蜱传播,具有一定地区性和季节性。

★在疫区的流行季节,如病马呈现高热、贫血、黄疸等症状,应考虑为本病。血液检查发现虫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根据虫体的典型形态,确诊为驽巴贝斯虫病还是马巴贝斯虫病。二者区别在于驽巴贝斯虫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而马巴贝斯虫虫体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

★治疗:咪唑苯脲、三氮脒、台盼蓝、锥黄素、阿卡普林。

2

马媾疫

★马媾疫又称交配疼,是马匹交配时生殖器黏膜上感染马媾疫锥虫引起的疾病。

★马媾疫锥虫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相似,但主要寄生于生殖器黏膜。

★虫体侵入血液及各器官后引起马一系列症状,特别是神经症状最为明显。首先为水肿期,公马一般先包皮前端开始发生水肿,逐渐蔓延至阴囊、阴茎、腹下及股内侧。触诊呈面团状,无热无痛。尿道黏膜潮红、肿胀,流出黏液,尿频,性欲旺盛。母马阴唇水肿,阴道流出黏液,后期可出现水疱、溃疡及无色素斑。在生殖器炎症后1个月,出现皮肤丘疹期。病马颈、胸、腹、臀部等,特别是两侧肩部的皮肤出现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中间凹陷,周边隆起,称“银元瘆”。后期为神经症状期,以局部神经麻痹为主。

★如有以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采取尿道或阴道分泌物或丘疹部组织液发现锥虫。

3

马绦虫病

★马绦虫病是由大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和侏儒副裸头绦虫寄生于马、骡、驴等动物的小肠所引起。

★大裸头绦虫,虫卵近圆形,卵内有梨形器,内含六钩蚴,梨形器小于卵的半径。成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偶见于大肠和胃。

★裸头绦虫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具感染力的似囊尾蚴。当马等食人含似囊尾蚴的地螨后,似囊尾蚴在马小肠内经6?10周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的症候群,如消化不良、间歇性疝痛和下痢等。

★治疗:氯硝柳胺、南瓜子、槟榔。

4

马消化道线虫病

副蛔虫病

★马副蛔虫病是由马副蛔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马发病初期(幼虫移行期)呈现肠炎症状,持续3d后,呈现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为咳嗽,短期热候,流桨液性或黏液性鼻汁。后期即成虫寄生期呈现肠炎症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严重感染时发生肠堵塞或穿孔。幼畜生长发育停滞。

★幼虫移行时,损伤肠壁、肝肺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可引起肝细胞变性、肺出血及炎症。马副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其他有毒物质,导致造血器官及神经系统中毒,发生过敏反应,如痉挛、兴奋以及贫血、消化障碍等。幼虫钻进肠黏膜移行时,可能带人病原微生物,造成继发感染。成虫可引起卡他性肠炎、出血,严重时引起肠阻塞、肠破裂。有时虫体钻入胆管或胰管,可引起相应症状,如呕吐、黄疸等。

★防治:驱蛔灵(枸橼酸哌哔嗪)、精制敌百虫、丙硫咪唑

★★★★记忆口诀:普通马无齿

圆线虫病

★当幼虫移行时,引起动脉炎、血栓性疝痛、胰腺炎和腹膜炎可导致死亡。

★主要包括:马圆线虫、无齿圆线虫和普通圆线虫。

★临床上分为肠内型和肠外型。成虫大量寄生于肠管时,马表现为大肠炎症和消痩,恶病质而死亡。少量寄生时呈慢性经过。★幼虫移行时,以普通圆线虫引起血栓性疝痛最多见。马圆线虫幼虫移行引起肝、胰脏损伤,临床表现为疝痛。无齿圆线虫幼虫则引起腹膜炎,急性毒血症,黄疸和体温升高等。

★在粪便中查出虫卵可证实有此类圆线虫寄生。

★防治:首选驱虫剂为丙硫咪唑、噻苯咪唑。

马胃线虫病

★马胃线虫病是由大口德拉西线虫、小口柔线虫和蝇柔线虫的成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胃内引起的疾病。

★以蝇类为中间宿主。

★本病临床表现为慢性胃肠炎、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大口胃虫致病力最强,在胃腺部形成瘤肿。

★生前诊断比较困难,粪便中难以查到虫卵。根据临床症状可怀疑为本病,确诊要找到虫卵或幼虫。建议给马洗胃,检查胃液中有无虫体或虫卵。

5

马脑脊髓丝虫病

★马脑脊髓丝虫病又称“腰萎病”,是牛腹腔的指形丝状线虫的晚期幼虫(童虫)侵入马、羊脑或脊髓的硬膜下或实质中而引起的疾病。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一后肢或两后肢提举不充分,后躯无力,后肢强拘。久立后牵引时,后肢出现鸡伸腿样动作。

★当病马出现临床症状时作出诊断,为时已晚,难以治愈。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可用免疫学方法,用牛腹腔指形丝状线虫提纯抗原,进行皮内反应试验。

★治疗:海群生

浑睛虫病

★马浑睛虫病是由指形丝状线虫、马丝状线虫和鹿丝状线虫的童虫寄生于眼前房中引起。

★虫体寄生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和白内障。病马畏光、流泪,角膜和眼房液稍混浊,瞳孔散大,视力减退,眼睑肿胀,结膜和巩膜充血,严重可失明。

★可对光观察患眼,见虫体在眼前房游动。

★防治:根本疗法是用角膜穿刺术取出虫体。

6

马胃蝇蛆病

★马胃蝇蛆病,宿主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

★马胃蝇属完全变态,每年完成1个生活周期。

★本病无特殊症状,主要以扰乱消化和消瘦为主,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相似。

★治疗:敌百虫、伊维菌素、敌敌畏、二硫化碳。

★杀灭体表第1期幼虫,可用1%?2%敌百虫水溶液喷洒或涂擦马体,每6?10d重复一次,但药物对卵内的幼虫效果很差。

考点20禽的寄生虫病

1

组织滴虫病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疾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疾病特征。

★在自然感染情况下,火鸡最易感。鸡和火鸡的易感性随年龄而变化,鸡在4?6周龄易感性最强,火鸡3?12周龄的易感性最强。

★食欲缺乏,下痢,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急性严重的病例,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部分病鸡冠、肉髯发绀,呈暗黑色,因而有“黑头病”之称。病程1?3周。

★病变主要发生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剖检见一侧或两则盲肠肿胀,内腔充满浆液性或出血性渗出物,渗出物常发生干酪化,形成干酪状的盲肠肠芯,间或盲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肝脏肿大,出现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央稍凹陷、边缘稍隆起、淡黄色或淡绿色的坏死病灶。

★★★★记忆口诀:组织滴虫寄盲肝,4——6周最易感。干酪盲肠坏死肝,二甲硝唑黑头散。

2

住白细胞虫病

★虫体在鸡体内主要有裂殖体与配子体两个发育阶段,前者寄生于鸡的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后者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

★卡氏住白细胞虫:宿主细胞变为圆形,细胞核被压挤成一深色狭带,围绕虫体。

★沙氏住白细胞虫: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宿主细胞变形为纺锤形,细胞核被虫体挤压至一侧。

★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者为蚋,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者为蠓。

★病初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口涎,下痢,粪呈绿色。本病的特征性症状是死前口流鲜血,贫血,鸡冠和肉垂苍白,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成年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

★死后剖检特征为:全身性出血,肝脾肿大,血液稀薄,尸体消瘦,白冠。全身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各内脏器官肿大出血,尤其是肾、肺出血最严重;胸肌、腿肌、心肌和肝脾等器官上出现白色小结节,针尖至粟粒大小,与周围组织有显著的界限。

★病原检查时,以消毒的注射针头从鸡的翅下小静脉或鸡冠采血一滴,涂成薄片后用瑞氏或姬姆萨氏液染色,或取内脏器官上的小结节,压片染色,镜检见有虫体即可确诊。

★★★★记忆口诀:住白细胞有白冠,白色结节鲜血现。

★★★★记忆口诀:沙瑞金萌卡

3

鸡球虫病

★柔嫩艾美耳球虫因寄生于盲肠,故俗称盲肠球虫,是雏鸡球虫病的主要病原。而其余球虫寄生于小肠,故俗称小肠球虫。

★鸡是各种球虫的唯一天然宿主。球虫的发育中不需中间宿主。鸡吃到饲料、饮水或土壤中的孢子化卵囊后受感染,虫体在鸡肠道上皮细胞内依次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产出新一代卵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刚排出的卵囊不具有感染性,需在体外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孢子化卵囊后才具有感染性。

★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雏鸡,很少见于2周龄以内的鸡群。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急性型主要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病程为数天到2?3周,多见于雏鸡。病初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喜运动,食欲减退,泄殖腔周围羽毛为稀粪所粘连。以后由于肠上皮被大量破坏和机体中毒,病鸡运动失调,翅膀轻瘫,渴欲增加,嗉囊充满液体,食欲废绝,冠、髯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粪,并带有少量血液。

★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幼鸡(2?4月龄)或成年鸡,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足和翅常发生轻瘫,产蛋量减少,间隙性下痢,但死亡较少。

治疗:氨丙啉、妥曲珠利、磺胺二甲基嘧啶。

★现已研制了数种球虫疫苗,一类是直接利用野外分离的未致弱的活卵囊制成活毒苗,另一类是经人霉致弱的虫株活卵囊制成的活弱毒苗。

★★★★记忆口诀:恁忙?

4

鸭球虫病

★毁灭泰泽球虫卵囊小,短椭圆形,壁薄,淡绿色,无卵膜孔。孢子化卵囊内无孢子囊,有8个裸露的子孢子游离于卵囊内。有一个大的卵囊残体。

★菲莱氏温扬球虫卵囊较大,卵圆形,有卵膜孔。孢子化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小孢子。无卵囊残体。与鸡球虫类似。

★各种年龄鸭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雏鸭为最为易感。

★治疗:氨丙啉、氯苯胍、磺胺类药物等。

5

鹅球虫病

★寄生于肾小管的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性最强,主要危害3周至3月龄幼鹅,死亡率很高。其他球虫均寄生于肠道上皮细胞。

★肾球虫病尸体剖检可见肾的体积肿大至拇指大,由正常的红褐色色变成淡灰黑色或红色,可见到出血斑和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病灶或条纹。在灰白色病灶中含有尿酸盐沉积物和大量卵囊。

★肠球虫病消化道症状明显。病鹅喜卧,不愿活动,常落群。渴欲增加,饮水后频频甩头。病初排灰白色或棕红色、带血的黏液性粪便,继而排出红色或暗红色、带有黏液的稀粪,甚至为褐色的凝血。幼鹅常在发病后1?2d死亡。耐过的病鹅生长和增重迟缓。病死鹅剖检可见发生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小肠肿胀,以小肠中段与下段最严重,其中充满稀薄的红褐色液体及脱落的肠黏膜碎片。小肠黏膜出血、坏死,形成伪膜和肠芯。

★防治: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喹嗯啉、氨丙啉、氯苯胍、氯羟吡啶、地克珠利等。

6

前殖吸虫病

★前殖吸虫病主要危害雌性禽类。患禽产软壳蛋或无蛋壳,严重的因继发腹膜炎而死亡。

★前殖吸虫的发育需2个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各种蜻蜓的稚虫和成虫。

★前殖吸虫主要危害鸡,特别是产蛋鸡,对鸭的致病性不明显。

★剖检可见的主要病变是输卵管炎和泄殖腔炎,黏膜增厚、充血和出血,其上可见虫体附着。

★防治: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酚、吡喹酮。

★★★★记忆口诀:前殖鸡生殖,后睾鸭肝胆。

7

后睾吸虫病

★后睾吸虫病主要包括: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鸭后睾吸虫和鸭对体吸虫,多见于放养的家鸭,虫卵椭圆形,有卵盖。

★后睾吸虫的发育需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纹绍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及爬虎鱼等。禽类吞食含囊蚴的鱼类而感染。

★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雏鸭,寄生于肝脏胆管或胆囊内。

★患禽表现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在水中游走无力,缩颈闭眼,精神沉郁,两腿发软,卧伏不起。随着病情加剧,羽毛松乱,食欲废绝,眼结膜发绀,有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贫血,消瘦,粪便呈草绿色或灰白色,多因衰竭而死亡。

★生前诊断主要用沉淀法检查粪便发现虫卵。死后剖检,在肝脏发现大量虫体及病变,即可确诊。

★防治:可选用药物、吡喹酮、丙硫咪唑。

8

鸡绦虫病

★四角赖利绦虫和棘沟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蚂蚁;

有轮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蝇类和甲虫;

节片戴纹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蛞蝓和蜗牛;

鸡膜壳绦虫以食粪的甲虫和刺蝇为中间宿主。

★虫卵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被鸡啄食后,在鸡体内约经20d发育为成虫。

★放养的禽群易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17?40日龄的鸡易感性强,死亡率高。

★赖利绦虫为大型虫体,大量感染时虫体积聚成团,导致肠阻塞,甚至肠破裂而引起腹膜炎;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中毒反应,出现神经症状。临床常见鸡粪便稀且有黏液,食欲降低,渴饮增加,迅速消瘦,精神沉郁,两翅下垂,头和颈扭曲,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或停产,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

★节片戴纹绦虫以头节深入肠壁,引起急性炎症。病禽经常发生腹泻,粪中含黏液或带血,精神委顿,行动迟缓,高度衰弱与消瘦,有时从两腿开始麻痹,逐渐发展波及全身以致死亡。

★病死鸡剖检可见肠黏膜增厚,出血,肠腔内含有大量黏液,恶臭。棘沟赖利绦虫寄生时在十二指肠壁上有结核样结节。肠黏膜上附着虫体。

★粪便检查获虫卵或节片,剖检病鸡发现病变与大量虫体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硫双二氯酸、丙硫咪唑、氯硝柳胺、吡喹酮

★禽舍内外定期杀灭蚂蚁和其他昆虫。

★★★★记忆口诀:四沟蚂蚁有轮甲,节片蜗牛鸡壳甲。

9

鸭绦虫病

★鸭绦虫病主要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鸭的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

★冠状膜壳绦虫以一些小的甲壳类和蝇类为中间宿主,片形皱褶绦虫以剑水蚤和镖水蚤为中间宿主。禽类吞食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感染。

★冠状膜壳绦虫致病力强,主要危害幼龄水禽,尤其是1?3月龄内的放养水禽感染率高。

★发病初期,病禽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排淡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粪便内混有绦虫节片。发病后期,行走摇晃,常倒地痉挛抽搐,出现神经症状,最终衰竭死亡。

★病死鸭剖检,可见肠黏膜充血、出血,肠黏膜发炎或形成溃疡病灶。肠腔内有大量虫体寄生,甚至堵塞肠道。

★★★★记忆口诀:片形冠鸭矛形鹅

10

鹅绦虫病

★鹅绦虫病主要是由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鹅小肠内引起的。

★虫体呈乳白色,前窄后宽,形似矛头。

★矛形剑带绦虫以生活在水中的剑水蚤为中间宿主

★幼雏最易感,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成年鹅往往为带虫者。感染季节多在早春以后,雏鹅放牧于水塘内而感染。野生雁形目鸟类可感染本虫,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成年鹅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后,一般症状较轻。幼鹅和青年鹅感染后,可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首先,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排出白色稀薄的粪便,往往混有白色的节片。发病后期食欲废绝,饮水增多,常离群独居,双翅下垂,羽毛松乱。有时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走路摇晃,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起立。夜间病鹅伸颈,张口,如钟摆样摇头,然后仰卧,做划水动作。

★防治:吡喹酮、硫双二氣酚、氯硝柳胺、丙硫咪唑

11

消化道线虫病

鸡蛔虫病

★鸡蜗虫病是由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内引起的线虫病。

★鸡蛔虫是寄生于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虫体粗大,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虫卵椭圆形,卵壳厚,深灰色,刚排出时内含单个胚细胞。

★鸡蛔虫的发育是直接发育方式。虫卵随鸡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经17?18d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伺料或饮水后感染。

★雏鸡发病后表现为精神委顿,羽毛松乱,双翅下垂,便秘、下痢相交替,有时有血便,严重时衰弱死亡。成鸡多不表现症状,产蛋鸡可影响产蛋率。

★幼虫侵入肠壁,形成粟粒大的寄生虫性结节,引起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等,甚至使肠黏膜发生萎缩和变性。大量成虫积聚于肠道,引起肠道阻塞、破裂和腹膜炎。

★生前诊断可采用漂浮法类检查虫卵,注意鸡蛔虫虫卵表面光滑。死后诊断:剖检小肠部位找到虫体即可。

★防治:左旋咪唑、丙疏咪唑、丙氧咪唑、甲苯咪唑、驱蛔灵。

禽胃线虫病

★禽胃线虫病是多种线虫寄生于禽类的食道、腺胃、肌胃和肠道内引起的线虫病。

★病理变化:小钩锐形线虫寄生在肌胃的角质层下面,引起胃黏膜的出血性炎症,肌层形成干酪性或脓性结节,严重时肌胃破裂。

旋锐形线虫严重寄生时,尸体高度消瘦。腺胃外观肿大2?3倍,呈球状。腺胃黏膜显著肥厚、充血或出血,形成菜花样的溃疡病灶,聚集的虫体以前端深埋在溃疡中,不易从黏膜上分离。

四棱线虫寄生在腺胃吸血,致使腺胃黏膜溃疡出血,腺胃黏膜上形成多个丘状突起,组织深处有暗黑色的成熟虫体。

鹅裂口线虫寄生的肌胃质膜呈暗棕色或黑色,角质膜坏死,易脱落,脱落的角质层下常见充血或有溃疡病灶,在坏死病灶部位常见虫体积聚。腺胃黏膜充血,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

★防治:左旋咪唑、甲苯咪唑、丙硫咪唑

★★★★记忆口诀:钩形裂口肌胃长,干酪结节加溃疡。旋形腺胃菜花样,四棱吸血忙。

12

禽皮刺螨病

★皮刺螨病主要是由寄生于鸡、鸽、火鸡等禽类的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刺螨吸食禽血,严重侵袭时,可使鸡日渐消瘦、贫血,产蛋量下降。

★病理变化:病禽消瘦、贫血,有痒感,产蛋量下降,皮肤时而出现小的红疹。刺螨大量侵袭幼雏,可引起死亡。刺螨还可传播禽霍乱和螺旋体病。

★防治:以溴氰菊酯或杀灭菊酯喷洒鸡体、鸡舍,同时用阿维菌素预混剂拌料饲喂。

13

禽虱病

★寄生于禽类的虱称为羽虱,是禽类体表的永久性寄生虫,常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而且寄生部位也较恒定。有虱寄生的禽类出现奇痒,因啄痒造成羽毛断折、消痩、产蛋减少。

★虱的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整个发育期在禽体表进行。

★在禽体表发现虱或虱卵即可确诊。

★防治:杀虫可选用以下药物、溴氢菊酯、20%氰戊菊酯乳油、双甲脒、伊维菌素。

考点21犬、猫的寄生虫病

1

犬巴贝斯虫病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

★吉氏巴贝斯虫虫体很小,多位于红细胞的边缘或偏中央,多呈环形、椭圆形,姬姆萨氏染色呈深紫色。

★犬巴贝斯虫大型虫体,典型虫体呈梨子形,一端尖,一端钝。一个红细胞内可以感染多个虫体。

★虫体中需要蜱作为传播媒介。蜱既是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也是传播者。

★巴贝斯虫在红细胞内繁殖,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并引起黄疸。虫体本身具有酶的作用,使动物血液中出现大量的扩血管活性物质,引起低血压休克综合征。虫体可以激活动物的凝血系统,导致血管扩张、瘀血,从而引起系统组织器官缺氧,损伤器官。

★硫酸喹啉脲、三氮脒、咪唑苯脲。

★★★★记忆口诀:巴贝斯虫需要蜱,贫血黄疸三氮脒。

2

犬复孔缘虫病

★犬复孔缘虫病是由犬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中引起的疾病。犬复孔绦虫新鲜时为淡红色,固定后为乳白色,成节与孕节均长大于宽,形似黄瓜子,故又称瓜子绦虫。孕卵节片内的子宫初为网状,后分化为许多卵袋。每个卵袋内大约含20个虫卵。

★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蚤类,如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其次是犬毛虱。

★似囊尾蚴在终末宿主小肠内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

1.用下列药物:吡喹酮、氢溴酸槟榔素、丙硫咪唑

2.预防:对犬、猫要进行定期驱虫

3

犬、猫蛔虫病

★犬、猫蛔虫病是由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及狮弓蚴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类似于猪蛔虫,需在宿主体内经复杂移行过程,发育需4?5周。年龄较大的犬感染犬弓首蛔虫后,幼虫可随血流到达体内各器官组织中,形成包囊,但不进一步发育,如被其他肉食兽摄食后,包囊中幼虫可发育为成虫。此外,母犬怀孕后,幼虫还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或产后经母乳感染幼犬。猫弓蛔虫发育史简单,在体内不经复杂移行,幼虫孵出后进入肠壁发育,后返回肠腔发育成熟。

★防治:地面上的虫卵和母犬体内的幼虫是主要感染源。

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芬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

4

犬、猫钩虫病

★犬、猫钩虫病包括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和狭首弯口线虫。

★虫体寄生于小肠内,以十二指肠为多。

★一般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幼犬和幼猫。

感染途径有三种:一是经皮肤感染,此途径较为常见。二是经口感染,三是经胎盘感染。

★幼虫钻入宿主皮肤时可引起瘙痒、皮炎,也可继发细菌感染。幼虫移行阶段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有时大量幼虫移行至肺可引起肺炎。成虫寄生时吸附在小肠黏膜上,不停地吸血,并不断变换吸血部位。

急性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贫血、倦怠、呼吸困难。哺乳期幼犬更为严重,常伴有血性或黏液性腹泻,粪便呈柏油状。小肠黏膜肿胀,黏膜上有出血点,肠内容物混有血液,小肠内可见许多虫体。

5

犬心丝虫病

★犬心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幼虫为微丝蚴。

★犬恶丝虫需要蚊等作为中间宿主。

★患犬可发生心内膜炎、肺动脉内膜炎、心脏肥大及右心室扩张,严重时因静脉瘀血导致腹水和肝肿大,肾脏可以出现肾小球肾炎。犬的主要症状为咳嗽,训练耐力下降,体重减轻。其他症状有心悸、心内有杂音,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腹围增大等。

★根据临床症状,并在外周血液内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检查微丝蚴较好的方法是改良的Knott氏试验和毛细血管离心法。

★防治:主要针对成虫,其次针对微丝蚴。治疗药物有:海群生、左旋咪唑、伊维菌素。

★★★★记忆口诀:犬恶咳嗽微丝蚴,

爱往右心肺动游。

6

犬、猫蚤病

★蚤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

★防治:菊酯类、有机磷类或甲萘威等杀虫药喷洒杀虫。

考点22兔的寄生虫病

兔球虫病

★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以外,其余各种均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

各种品种家兔对球虫均易感,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严重。成年兔多为带虫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本病感染途径是经口食入含有孢子化卵囊的水与饲料。饲养人员、工具、鼠、苍绳等也可机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本病。

★病理变化:尸体外观消瘦,黏膜苍白,肛门周围污秽。

★肠球虫病病变主要在肠道,肠壁血管充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黏液,黏膜充血,上有溢血点。

★肝球虫病急性期病例可见肝脏高度肿大,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粟粒大至豌豆大的结节性病灶,多沿胆小管分布。

★治疗:磺胺类药物、氯苯胍。

★日常应采取综合措施:幼兔与成年兔分笼词养;消灭兔场内鼠类与蝇类。

考点23家蚕的寄生虫病

1

蝇蛆病

★多化性蚕蛆蝇又简称蚕蛆蝇,学名家蚕追寄蝇。蚕蛆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蛆)、蛹、成虫(蝇)四个阶段,

家蚕从3龄到5龄上蔟时期均可被蚕蝇蛆寄生危害。最明显的病症是在寄生部位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的病斑。

★蝇蛆病的诊断,可直接肉眼观察蚕体上有无蝇卵和本病特有的病斑。本病病斑为黑褐色喇叭状,早期病斑尚留有蝇蛆卵壳。如解剖病斑处,发现体壁下存在黑褐色鞘套和淡黄色蝇蛆,即可确诊为本病。

2

蒲螨病

★蚕的蒲螨病是由球腹蒲蛾等寄居在家蚕幼虫、蛹、蛾体表,吸食家蚕血液,同时注入毒素而引起蚕中毒致死的一种急性蚕病。

★蒲螨常随其寄主棉红铃虫而侵入蚕室,并潜藏在蚕室、蚕具的缝隙处越冬。

★虱蛾病的诊断,可根据病症进行鉴别。如可疑为本病时,可将蚕连同蚕沙或蚕蛹、蛾等放在深色的光面纸上,轻轻抖动数次,如有淡黄色针尖大小的螨在爬动,再用小滴清水固定,用放大镜观察,若看到雌成螨,可确诊为本病。

考点24蜂的寄生虫病

1

孢子虫病

★蜜蜂孢子虫病为蜜蜂原虫性病害。发生于蜜蜂成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均发生。

★被孢子虫侵染的蜜蜂无明显的外观疾病症状,甚至当被侵染的蜜蜂的中肠出现明显的损伤时,也无明显的外观症状。解剖被侵染蜜蜂则可发现,孢子虫从蜜蜂中肠的后端侵入,逐渐向前端发展,被孢子虫侵染的中肠颜色由蜜黄色变为灰白色,并且中肠外表环纹消失,失去弹性。

(1)蜂群越冬及春季饲喂酸(柠檬酸)饲料,预防效果较好。

(2)孢子虫感染严重时,可使用烟曲霉素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效果十分理想。

2

蜂马氏管变形虫病

★春季常见被感染的蜜蜂腹部膨胀拉长,爬出箱外,失去飞翔能力。腹部末端2?3节变为黑色,解剖病蜂,可见中肠前端变为红褐色;显微镜下,马氏管变得肿胀、透明。后肠膨大,积满大量黄色粪便。

★挑取可疑中肠的马氏管,显微镜下检查,可见从马氏管破裂处逸出的变形虫包囊,即可确诊。

3

蜂螨病

★狄斯蜂螨病

随机抓取蜂群内成年蜂,用放大镜检查体表是否有蜂螨寄生。

现蜂场多半采用螨扑一类的菊酯类杀螨剂。现在用蛾扑的较好的药剂是甲酸和草酸,可在蜂群饲养的任何时期使用。

★小蜂螨病

小蜂螨主要寄生在子脾上,很少出现在巢脾外的蜂体上。寄生主要对象是封盖后的老幼虫和蛹。

小蜂螨一个繁殖世代的时间为6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qki.com/wazz/123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